金日光教授:【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“用当代科学传承《黄帝内经》医理和建立《中药本草》科学药理标准”的教导】• 四十
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“用当代科学传承《黄帝内经》医理和建立《中药本草》科学药理标准”的教导 • 四十
(四十)有些群友问我钱老对上世纪五、六十年代中国全面向苏联学习的看法?
最近一些群里,有些年岁大的群友们回忆说上世纪五、六十年代中国科技界和中医学界跟着苏联,批判鲍林的量子共振论,又把经络系统也统统归入到神经系统,谁也不敢坚持经络学说,这对中国科技和中医的打击太大了,对此理应怎么看?
钱老同我们理工男/女说过,上世纪五、六十年代,中国科技界在政治运动和国际关系的影响下,确实出现过对西方科学理论的批判,其中包括对鲍林(Linus Pauling)量子化学“共振论”的否定。
这一现象与当时中苏关系及国内意识形态斗争密切相关,对中国科技发展产生了相当的负面影响。
对此钱老有些特异看法,他说,他从美国回到中国之后,也遇到了上述问题,但是他没有跟着跑,他对当年的事作如下评述,仅供参考
钱老说,鲍林是他在美国时最好朋友,深知鲍林的“共振论”是量子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,用于解释分子结构中电子分布的多种可能性(如苯酚环的共振结构)。然而,20世纪50年代初,苏联科学界出于意识形态原因,将共振论批判为“唯心主义”和“机械论”,认为它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。
钱老说,中国在建国初期全面学习苏联,科技政策深受苏联影响。上世纪五、六十年代,中国化学界(包括在美国跟鲍林学习过量子化学回国的一些教授也在《科学通报》里把共振论说成彻头彻尾的唯心论),在苏联的指导下,也对共振论进行了批判。这种批判并非基于科学本身,而是源于政治和哲学立场的对立,导致中国理论化学研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偏离国际主流。
钱老说鲍林是20世纪最伟大的化学家之一,称为量子化学之父,他在化学键理论(杂化轨道、电负性)、分子生物学(蛋白质α-螺旋结构)以及和平运动(反对核试验)方面均做出过开创性的贡献,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(1954年化学奖、1962年和平奖)。
然而,由于冷战时期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对立,他的科学理论在中国一度被强行曲解。直到改革开放后,中国科学界才重新客观评价共振论的价值,并承认其在解释分子结构中的实用性。
钱老说,在同一时期,中国医学界也受到苏联科学模式的影响。苏联医学体系基于巴甫洛夫的神经反射理论,主张将中医的“经络”概念完全纳入现代神经生理学框架,否定其独立存在的理论价值。
钱老说这种简化的做法完全忽视了两千多年来《黄帝内经》的整体观和经络系统的功能描述,导致中医理论的核心部分(如气血运行、穴位作用)被削弱,甚至被贴上<伪科学>,<反科学>的标签。直到后来中国重新重视传统医学,经络研究才逐渐回归其原本的理论体系。
钱老说,当年中国科医界所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:
1)理论化学的滞后:对共振论的批判使中国量子化学界的研究一度停滞,直到改革开放前后,国内学者才重新推动配位场理论、分子轨道理论的发展。
2)中医现代化的曲折:强行用神经科学解释经络,导致中医理论失去独特性,直到20世纪后期才通过实验研究(如低电阻经络测定)重新确立其科学地位。
3)钱老说我们国家一度犯了<科学政治化>的毛病:通过一系列纠正过程,才知道科学理论不应受意识形态左右,真正的科学进步需要开放、客观的研究环境。
钱老说,这些年中国科学界和中医学界逐步纠正了过去的错误。
他说在全国政协吸纳新的委员和常委时,接受北京大学徐光宪等常委们的意见,不再选进过于反对过鲍林共振论的学者进入政协委员队伍里。
钱老还说,为了消除苏联巴布洛夫的神经反射论对中医学的影响,他在私下做了许多工作,使中医界的经络研究重新得到重视,以现代科技(如红外成像、生物电检测)为中医经络学说,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。
钱老还说,鉴于鲍林的共振论在国际化学界仍被广泛使用,他也找了许多中国学者,要重新接纳这一理论,这样国内量子化学和量子统计力学重新受到重视和发展。当年,我作为学量子化学和统计力学的门生,深感钱老的指导作用。
钱老当年明确地说,上世纪五、六十年代中国科技界对鲍林共振论的批判,以及将中医经络归入神经系统的做法,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科学政治化的产物。他说这些事件提醒我们,科学的发展应当基于实证和理性,而不是受意识形态的干预。改革开放后,中国科技界逐步回归科学本质,并在量子化学、中医药现代化等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。钱老一再说,我们应吸取历史的教训!
当年冯理达也补充钱老的一些说法,她说,在苏联留学时,正好苏联也反对鲍林共振论的時候,但是主要是从哲学角度,批判共振论使分子结构不确定,但是批判了半天,还得用共振论来解释许多反应机理。她说苏联的批判力度远不如中国,她说苏联把经络系统放在神经系统,但是实际上说说而已。
她说,她在苏联学习期间,还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方法,特别是在经络学说的指引下,运用针灸提高免疫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。她的工作获得了列宁格勒科学大奖。
她说由于学习成绩优秀,她免考直升为免疫学研究生,并在1958年获得免疫学副博士学位(相当于美国PhD)。
主要原因是1957年,列宁格勒爆发白喉病,冯理达主动利用她的专业技能,采用针灸与中药的方法,成功地降低了列宁格勒的白喉病发病率,使该病发病率降到了零。
她说以此得到了苏联媒体的广泛关注,包括苏共《真理报》、红军《红星报》以及电视台的报道,所以她说苏联内部反共振论及经络归并于神经系统的情况,远不像国内那么厉害。她说国内往往显得<过左>一些。
以上简述当年中国向苏联学习的历史片段。
常州《黄帝内经》当代科学解读馆
主持人:金日光
2025年4月15日